close
昨夜在聽台灣歷史時說到客家人很重視從小讓孩子勞動.1歲撒驕.2歲撒驕.3歲會上山揀材給娘燒
4歲會紡麻...7歲會織出一朵牡丹花...
讓我想到從小是希望小比能自理.從很簡單的折衣開始.到現在衣服可以折的很好了.這是5歲時整理書桌
洗廁所也是重點之一.在做的過程中慢慢去修正.怎樣可以做的更好
有時犯錯處罰也是洗廁所.戴上手套把手伸到馬桶內去刷.這沒有啥好害怕的
鼓勵他能做這些事.往後在職場上能比別人多一分機會.不可能一開始就當個經理.也是要從基層做起
寒暑假一放假就先把餐袋.書包洗一洗.這樣才能體會做這些事的人的辛勞.洗書包一定要用阿麼牌水晶肥皂
每每在廁所看到此標語---請疼惜打掃人的辛苦.好好愛惜公共空間.真的有很大的效用
都會想到若讓他自己清洗才真正能去體會.有時吃東西很不小心滴在身上.也會請他自己洗
遠比碎碎唸n次來的有效用多了
有一回他清理流理台後溼答答.我有點火說:你以為我真的喜歡叫你做嗎?
讓你做是給你機會學習.要不你做一次我還要幫你收尾.那就我自己來就好(小比有點嚇到)
慢慢學會要放手對我來說也是一種"壓抑"(一直看書在替自己解套)
久了~我就學習不去看.把缺點縮小.看大問題就好.不乾淨自己就再收個尾....
母親這個修業真的是一門不簡單的功課~
全站熱搜